什么是子宫颈息肉?引起子宫内膜息肉的主要原因?凡借细长的蒂附着于子宫腔内壁的肿块,临床上都可称为子宫息肉。根据息肉的大小、位置、形态及患者的年龄,采取不同的治法。对于较大而有蒂的息肉,可在子宫下段见到或摸到,此时可通过扩张宫颈将息肉摘除,然后进行宫颈及宫腔搔刮术,将其余息肉刮出并送病理检查。小型局灶型或弥漫型息肉行刮宫术,应注意全面搔刮,尤其是宫底及宫角处。宫腔手术后,应进行抗感染治疗。临床可给予抗生素类药物口服或静点。对出血症状明显,按上述方法治疗未能根除或经常复发者,应考虑行子宫切除。
子宫颈息肉是妇科常见病慢性子宫颈炎的一种临床表征。它是因为慢性炎症刺激使子宫颈管粘膜组织局部增生,而由于子宫自身有排异的倾向,致使增生的粘膜逐渐自基底部向宫颈外口突出而形成的息肉样改变,故也叫做宫颈内膜息肉。中医认为子宫颈息肉的发生是由于郁积的湿热,伤及血海养分,损伤了脉络及胞带所致。当妇科常规检查用阴道窥器暴露宫颈时,所见的息肉外形大小不等,形状不一,大致可分为两种:第—种子宫颈息肉根部多附着于宫颈外口,或在颈管内。一般体积较,直径多在1厘米以下,单个或多个,色鲜红、质软、易出血、蒂细长。外观如水滴形成扁圆体。
另一种宫颈息肉发生于宫颈阴道,这种息肉位置表浅,向表面突出,基底部宽,颜色淡红,质地较韧。子宫息肉多数良性,有极少数恶性变,恶变率为0.2~0.4%,若作宫颈息肉摘除后常常要复发。宫颈息肉多发生于40~60岁经产妇。息肉极小时患者没有什么不适症状,多数是因其他疾病在进行妇科检查时方才发现。少数息肉较大者表现为白带增多,或者白带中央有一丝一丝的血丝,至有少量的阴道出血,即血性白带或接触性出血,尤其在性交后及蹲着用力大便时极易出血。息肉形成的原因可能与炎症内分泌紊乱特别是雌激素水平过高有关多数学者认为息肉来自未成熟的子宫内膜尤其是基底部内膜。
子宫内膜息肉是慢性子宫内膜炎的另一类型,即炎性子宫内膜局部血管和结缔组织增生,形成蒂性息肉状赘生物突入宫腔内,息肉大小和数目不一,多位于宫体部,颈管内息肉可引起颈管扩张并脱出外口。
引起子宫内膜息肉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
1)慢性子宫内膜炎或子宫肌炎。
2)宫腔异物如IuD,异物存留。
3)特异性感染如结核、阿米巴和血吸虫病等。
4)胎盘残留并发感染。
子宫内膜息肉引起不孕的机制如下:
1)内膜息肉充塞宫腔,妨碍精子和孕卵存留和着床。
2)内膜息肉合并感染,改变宫腔内环境,不利于精子和孕卵的成活。
3)内膜息肉妨碍胎盘植入和胚胎发育。
4)合并输卵管或卵巢炎,可引起梗阻性或无排卵性不孕
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表现:
1)有急性或慢性子宫内膜炎病史。
2)月经失调如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痛经等。
3)原发性或继发性不孕。
4)有病理妊娠史如流产和死胎史。
5)子宫正常或轻度增大,伴有下腹坠痛、白带增多、性交后出血等症状。
子宫内膜息肉超声检查宫腔内有实质性强回声光团或充盈缺损,且宫腔形态异常,内膜线不规整,HSG子宫内出现充盈缺损。医生建议应积极而有效地采取治疗,待炎症控制后经宫腔镜或手术切除息肉并同时行诊刮术,组织送检,以排除恶变。
温馨提示:如果您对此还有任何的疑问都可以和我们在线医师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