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小长假一过,就要进入假荒的下半年了……
各位是不是还就着端午的余温,还在啃着粽子挂着艾草呢?

然而赐我们三天小长假的农历五月,却被古人称为“恶月”,故有端午饮雄黄、避五毒、挂艾叶驱蚊虫的习俗。即使是现在,农历五月蚊蝇孳生,百虫活跃,也是较易生病的日子,比如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颊炎、登革热等。

回想一下,近期身边的小朋友是否出现食欲不振、腹痛、大便稀烂、头重头晕、恶心欲呕等?
五月易湿热,这类现象也是湿阻病的表现,湿浊之气郁结于脾胃,腹泻、腹痛等疾病则易显现。
尤其是孩子的脾胃尚在发育之中,对气候的变化也更为敏感,此时则更易出现胃肠问题。
脾胃虚,百病生
“胃者主受纳,脾者主运化,脾胃壮实,四肢安宁,脾胃虚弱,百病蜂起。”
——明代儿科医书《幼代发挥》
中医认为,“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出自《内经》)。
脾胃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小儿脾胃虚弱,则易引起湿疹、黄水疮、鹅口疮等表症,及便秘、腹泻、痰多咳嗽等内症。
.jpg)
小儿推拿,辩证调理
古话说“是药三分毒”,对于家长来说,给娃吃药打针可是件心疼事儿。
那么,有没有不打针吃药调理脾胃的方法呢? 在艾玛,还真有!
小 儿 推 拿
通过各种手法刺激穴位,使经络通畅、气血流通,以达到调整脏腑功能、治病保健目的。

“中医的治病原理是疏通。五脏六腑、血管筋脉、神经肌肤疏通了,自愈能力开始发挥作用,从而使其自愈。孩子天生气道滑利,稍加作用,瘀堵容易消失,病就能好得快。所以,用小儿推拿的方式,利用手法刺激穴位,可以使宝宝经络通畅、气血流通,从而调整脾胃功能、治病保健。”杭州艾玛妇产医院儿科主任俞建德说。
而且,中医小儿推拿不仅对调理脾胃有效,还能提升正气,增强宝宝的抵抗力,从而少生病、少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