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厦门市医学会、厦门市妇幼保健院联合举办的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技术专题培训班正式开班,杭州艾玛妇产医院医护人员梁凤珍、姜艳丽、李玲艳赴厦门学习,与来自全国各地四百余名从事盆底功能障碍防治项目工作的医师一起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盆底功能障碍诊治水平。
本次会议邀请了法国 盆底康复学校校长 L.DABBADIE教授、北京协和医院盆底项目高级医生朱兰教授、北京妇产医院盆底项目高级医生马乐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盆底项目高级医生王建六教授等国内外著名盆底医生亲临授课,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相关知识、仿生物电技术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应用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据了解,发达国家二十年前就很重视女性盆底功能障碍问题,在法国,每一个产后女性都会进行常规盆底肌肉训练,预防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而我国近几年才引进并开展盆底康复技术,人们对盆底相关知识的认识亟待提高,“以前,人们对盆底功能障碍不重视,认为是产后的生理改变,难于启齿,有的人长期靠垫尿不湿来解决问题,工作和生活受到很大影响。很多人误以为这些疾病会自行好转,其实不然,随着年龄增长,这些病症会越来越严重,甚至需要手术治疗。”杭州艾玛妇产医院执行院长朱春芝教授表示。
据悉,2011年就启动中韩女性产后盆底康复项目,并作为韩国碧儿女性医疗集团浙江省可靠技术授权许可单位,将韩国较新盆底功能康复技术引入杭城。“盆底功能障碍防治需要更加多样化、多元化。”朱院长介绍,自2011年以来,艾玛一直在产前准妈妈大学进行健康宣教;并开展水中分娩、自由体位等分娩方式,通过放松盆底肌肉、减少胎头在盆底受压时间,降低分娩对盆底肌肉造成的损伤;对住院产妇及时进行产后盆底康复训练;对产后42天女性进行常规盆底功能康复,并可配合中医针灸等方式防治盆底功能障碍疾病。
为了更好地普及“预防为主”的理念,艾玛将在院内开展盆底功能障碍防治培训,全面整合妇科、产科、外科、产后康复、内科、放射科、超声医学科等科室的技术力量和人力资源,为盆底诊治的全面开展提供更好的平台。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孕产妈妈认识盆底功能障碍,为改善女性生活质量,提高女性健康水平和幸福指数而努力。
链接
盆底功能障碍
盆底功能障碍又称盆底缺陷或盆底支持组织松弛,是各种病因导致的盆底支持薄弱,进而盆腔脏器移位连锁引发其他盆腔器官的位置和功能异常,包括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粪失禁、性功能障碍、慢性盆腔疼痛。其病因主要包括妊娠、分娩、绝经、营养不良等,在上述基础上,长期增加腹压(肥胖、慢性咳嗽、重体力劳动)可加重或加快疾病的发生。
盆底功能障碍的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盆底康复技术属于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盆底肌肉训练(Kegel训练)、家庭康复器的训练、电刺激、生物反馈、膀胱训练。
盆底肌肉锻炼(Kegel训练,在孕期也可进行)
一类肌锻炼
缓慢收缩会阴及肛门达较大力持续3-5秒,缓慢放松休息3-5秒
二类肌锻炼
较大力快速收缩会阴及肛门后立即放松,连续收缩—放松3-5次,再放松6-10秒
疗程
每次10-15次,每天重复3-5次,6-8周为一疗程